松籁琴社 Association Paris Guqin

师承






古琴的演奏技巧、曲目和风格的传承主要依赖于师承制度。在古代,著名演奏家被尊称为历史文化名人,他们的艺术代代相传,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。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多个古琴流派,这些流派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、师承渊源以及所依据的传谱,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风格。这些流派通过地域影响、师承影响以及传谱的差异而产生,展示了古琴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。
师承也是形成琴派的重要因素,卓越的琴家吸引众多学习者,形成不同的师承体系,遵循恩师教导的琴家会形成相似的理解和演奏风格,从而形成琴派。此外,不同的琴谱也会导致琴家形成相似的理解和风格,最终形成琴派。

《平沙落雁》陈长林

古琴曲《平沙落雁》,最早刊于明代《古音正宗》(1634年),又名《雁落平沙》。自问世以来,深受历代琴家喜爱,刊载的琴谱五十余种,有多种流派传谱,是近300年来流传最广、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。

《庄周梦蝶》陈长林

此曲相传为宋代琴家毛敏仲所作。《神奇秘谱》的解题有:“庄周者梦为胡蝶,栩栩然胡蝶,不知周也,俄而觉,则蘧蘧然周也。不知周之梦为胡蝶,胡蝶之为周。”乐曲有梦幻及翩然飞舞的描写。

《白雪》陈长林

《白雪》,古琴十大名曲之一,古琴谱中有二十余部琴谱收录此曲,如《神奇秘谱》、《风宣玄品》、《西麓堂琴统》、《重修真传琴谱》、《真传正宗琴谱》、《五知斋琴谱》、《自远堂琴谱》等。

从《按谱鼓曲奥义》 谈闽派古琴的一些特点(1)

要谈闽派古琴的一些特点,首先要知道什么是“闽派古琴”。 《中国音乐词典》对“闽派”的解释是:“近代琴派。以祝凤喈为代表,他是福建浦城人,著有《与古斋琴谱》,继其学者有编《琴学入门》的张鹤,编《琴学初津》的陈世骥等人。”

从《按谱鼓曲奥义》 谈闽派古琴的一些特点(2)

三、琴谱不得“妄为增减” 《按谱鼓曲奥义》指出:“切勿因一时未得其音节,或畏难而半途中止,或欲速而妄为增减。”祝桐君所说的《按谱鼓曲》实质上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“打谱”。当代不少打谱者常常改动原谱,但是“打谱”并不是“改编”呀!因此祝桐君的这点见解更有实际意义。

疫情时期古琴志:陈长林

为了纪录COVID-19疫情时期古琴艺术家与学者的真实生活状况,面对疫情发出古琴界的声音,积极回应广大同学、古琴爱好者和读者对各位古琴艺术家与学者的热切关心,近期,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(昆曲)传承基地发起了以“疫情时期古琴志”为主题的系列访谈活动。访谈活动得到了各位古琴艺术家与学者的大力支持,“北大古琴传承计划”将在公众号上陆续刊布,以飨读者。

精彩课堂(附直播视频) | 踔厉奋发四十载,换得琴音指上听

一千多年前,大文豪苏轼听琴有感,挥毫落纸,写下《琴诗》。全诗以问题结尾,“若言声在指头上,何不于君指上听?” ,展现出诗人对于主客观的哲理思考。在技术尚未发展的过去,人琴合一才能产生动人旋律,“君指”还需要琴器的配合;而在科技不断成熟的今日,在陈长林先生的课堂之上,遗留千年的问题终于等来了满意的解答——古琴之声不仅能够“于君指上听”,连“君”也可以被“机器人”取代。
All articles loaded
No more articles to lo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