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《按谱鼓曲奥义》 谈闽派古琴的一些特点(2)
03
琴谱不得“妄为增减”
《按谱鼓曲奥义》指出:“切勿因一时未得其音节,或畏难而半途中止,或欲速而妄为增减。”祝桐君所说的《按谱鼓曲》实质上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“打谱”。当代不少打谱者常常改动原谱,但是“打谱”并不是“改编”呀!因此祝桐君的这点见解更有实际意义。
《九嶷派》创始人杨时百也是继承祝桐君的见解。杨时百在《琴学从书》的《琴学问答》中提出“按古谱照弹,俗名为打谱”。又在《琴粹自敘》中说到“琴谱者何?古人虑夫古调之失其传而作也……予弱冠嗜琴,传习数曲,迨寻旧谱,迄不成声。于是每遇操缦之士,必询学谱之法,皆谓非改不可弹,于是心意遂灰,竟成疑窦,决然舍去,垂廿余年。”《琴粹自敘》又写道:“嗣闻金陵黄君勉之不改旧谱能弹大曲,从习《羽化》一操……已习者二十操,其未习者,但属名谱,以黄君法求之,音节自然合拍。”本人认为那些“皆謂非改不可弹”的“操缦之士”是打谱的观念和方法不对。只要有杨时百“按古谱照弹”的观念去打谱,而又掌握有像黄勉之那样正确的方法,那么,就能把“古谱”“打”好,让“古调”不“失其传”。
杨时百在《琴学问答》中有他撰写的《琴师黄勉之传》,说道:琴师黄勉之是“照谱按弹古谱不得节奏时,宜反复数十百次,或数日,或累月,必得而后已。得之则为一曲精华所在”。有的打谱者为什么要改动原谱呢?本人认为可能是因为用“原谱的指法配置和结构”弹不出该打谱者本身所习惯的音型和节奏。或认为原谱的音型和节奏不好,即原曲作得不太好,因而要改它,即要“改原谱以符自己特点”。其实,应该是要“改自己习惯以符原谱特点”才对。是弹原谱而不是“改编”呀!再说该打谱者也要估量一下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可能也有限,一时还未能领会原曲的用意和特色。是要像黄勉之那样下决心、有信心地“反复数十百次,或数日,或累月,必得而后已。”。好的东西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所有人们的立刻理解的。要反复琢磨才能理解,才能“得之”,“得之则为一曲精华所在”和“清奇浓淡,情景各异,无一曲同者”了。
至于原谱抄印有误,那一定要改,这是“校勘”,否则“ 以误为真”,反而是改动了原谱。古谱常有#1、#5、b3、b6 等“偏音”,这是古乐的正常现象,不能以现代的习惯或“打谱者”的喜好与否把它改动。古琴名家查阜西有“打谱犹如陈设家具”的名言,原有“家具”的数目和品种,不能由当今的“陈设”者任意增减。当然原曲也不是十全十美,“打谱者”如觉得“非改不可”时,也可酌情作少许更改,可以不像杨时百所说的“不改一字一声”,但改了要“加注”。即是校勘也要加注,因为本人认为有错,而他人并不一定认为有错呢。或他人也认为有错,但对“什么是正确的”会有不同的见解。不过本人认为不影响节奏的指法变动(如“打摘”改为“勾挑”)还是可以的。另外,“节本”也是可以的。
以上所述杨时百的见解,实际上也是祝桐君琴学理念见解《按谱鼓曲奥义》的继承和补充,对当前的古琴“打谱”的传承工作,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04
重视节奏
《按谱鼓曲奥义》指出:“余操缦卅年,深究其音节,妙在于呼吸气息间,不容毫发之相间,有于一气中得之,有于半息中得之,有留一二气息中得之,各随其曲之悠扬,自得天籁之中节,于是有头板(出音之际即得一拍),腰板(出音之后甫得一拍),底板(出音将息时得一拍),余板(音息之后再留一二拍)之分”。
古琴曲要不要“节奏”?人们有不同的看法,但祝桐君是主张有节奏,甚至有严格的节拍,我们不应盲从西洋的节奏、节拍,但并不是说古琴就没有中国特色的节奏、节拍。即使是“散板曲”也是有节奏。广义说来,古琴的“旋律”应是分明的。
“节奏”合理是非常重要的,因此每个“音”的长度要合理,所加“吟”“猱”所占的时间就要合理了。这时间可由“吟”“猱”的速度的变化来控制,但不大方便,用“吟”“猱”的“往复”次数来控制就比较方便。因此本人认为“闽派”可能有一个看法,即“吟”“猱”并不只是为了有“装饰音”而“好听”,而是因为有了“吟”“猱”,而让原始的“音”得以延长到合理的时值,产生合理的“节奏”而“好听”的。因此用“往复”次数来控制“吟”“猱”的时值,就很重要了。
依本人打谱经验,有时“吟”或“猱”只“往复”一次。